骊山老母宫

骊山老母宫是陕西省重点文物遗址(唐华清宫遗址)保护场所,临潼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古都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第二峰上。这是一座历史悠久,殿宇恢宏的巨型宫观。供奉着闻名遐尔的人类始祖骊山老母。有道是“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,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”骊山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类老祖母的盛名而声播四海,游人如织。老母宫由商朝时期的女娲祠衍化而来。在秦代、唐朝广德元年、明朝万历年间、清朝顺治时期、共和国建国初期曾经先后数次增修或扩建

2001年,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重修后,才成就了如今肃穆庄严、规模宏大的道观群体。现在的老母宫坐北面南,占地20余亩,殿堂房舍100多间,三节庭院。依次为山门、三霄殿、老母殿和甲子殿,配以东财神殿、西文昌殿,殿后廊房,古树名木。香烟袅袅,道乐阵阵,庄严和谐,令人神往。由老母宫停车场拾阶而上,穿过娲圣仙居的门楼,眼前便见宫观山门。半圆形拱状大红门眉上方高悬“老母宫 ”牌匾,为陕西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张保庆先生墨宝。陕西著名书法家石宪章老先生所书的“天地人寰肇始老母乃先祖,日月星斗生辉大道是本源”的门联牌匾。全面诠释了骊山老母是生化天地万物之母,开啟大道教化之始祖。

走进山门,但见金甲灵官正祺威严,青龙、白虎两边护法。道家讲求天人合一,阴阳合谐。当我们用心灵与灵官爷对话之时,如果你是爱国守法、孝悌忠信之士,便会得到灵官爷的无上祝福。如果你有过错,诚心改良,你也会得到灵官爷的保佑。过山门前行数米,来到三霄殿前。三霄殿供奉碧霄、云霄、琼霄三位女仙。三霄殿门眉上方的“母即师也”门匾正向我们讲述着三霄娘娘与骊山老母的师承关系。相传,三霄娘娘为正财神赵公明之妹,得道成仙时,天意让其助周伐纣,三霄却违返天意,被姜子牙打败,后来拜骊山老母为师,重新修炼才得道成仙。三霄娘娘是主管人间福、禄、寿的三位最高女仙。道教认为,三霄也代表天、地、人三才。只有天、地、人和谐相处福、禄、寿才会与人终身相伴遂。三霄殿正北边,便是巍峨壮观的老母大殿。两殿相距20余米,中间筑有巨型焚香炉,炉内香火旺盛,香烟腾腾。老母殿殿基高砌,殿宇仿故宫太和殿全木古建,四周环以汉白玉石护栏,飞檐彩拱,金色屋面,庄严肃穆,大气恢弘。善信游人驻足于此,怦然心动,肃然起敬,于万念俱寂之刻,顿起崇然祈福之心。当您小心翼翼地跨进大殿门槛,在金色“ 创世圣母”牌匾下面, 那尊正襟危坐、身披锦袍、面露慈祥的巨型金身法像,就是声名赫赫的骊山老母。老母高坐于龙首莲花座上,仪表穆穆,令人肃然起敬,默然心动。两边为金童、玉女护法。再左右供奉着斗姆、地母、碧霞元君、观音、文殊、普贤真人,以及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风、雨、雷、电、太阴、太阳、经坛土地等各位尊神。满殿祥光四溢,和谐灵通。祭品桌上香花纷繁,烛光闪闪;三方祭榻上,善男信女,躬身焚香,虔诚慕拜,以求健康平安,万事如意。这正是骊山老母慈悲无限,芸芸众生心想事成。


来源:

道教之音